河南省教育厅 2022-09-27 21:20 发表于河南
9月27日,省教育厅“喜迎二十大·职教中原行”集中采访活动从郑州出发,来自16家中央驻豫媒体和省内主要媒体的20余名记者组成记者团,深入一线围绕我省职教领域的亮点、突破点进行集中采访和报道。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了“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重大判断,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此次活动,正是为了全面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典型经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团将在9月27日至9月28日,前往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伟德平台,伟德(中国)、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宝丰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开展一系列采访报道。
今天,记者团走进了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伟德平台,伟德(中国),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记者团的
采访瞬间
↓↓↓
第二站:伟德平台,伟德(中国)
在伟德平台,伟德(中国) 记者团一行来到环境工程学院和测绘工程学院实训基地
记者团实地查看学校智慧校园服务大厅
在黄河工程“安澜医院”实地查看师生备赛现场
翻过小山 记者团深入观摩学校打造的鲲鹏山水利工程综合实训基地并与校园内进行测绘实训的师生深入交流
观摩结束后 学校召开了新闻媒体座谈会介绍学校基本情况
据介绍,黄河水院始建于1929年,是全国文明单位、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全国前十)建设单位。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坚持“立足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学校以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为重点,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牵头成立黄河流域职业教育联盟、中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共建黄河明珠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
学校以“双高计划”建设、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等工作为抓手,育人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668余项。其中,获得世界级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269项、省部级奖项399项。学校曾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中连续7次获得一等奖,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12次斩获水利类赛项团体一等奖。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位居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
90余年来,黄河水院情系水利,初心不改,为黄河70余载岁岁安澜和人民治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培养的20余万名技能人才活跃在大河上下、大江南北,治黄水利人才自黄河源头到黄河入海口,5464公里每一公里都坚守有黄河水院学子。学校被誉为黄河流域水利技能人才的“黄埔军校”和“黄河技干摇篮”。
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教师、学生代表、合作企业代表等接受媒体采访
记者手记
中国教育报、教育时报记者 方慧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长久以来,为了办好职业教育,实现河南从人口大省向优质人力资源大省转变的目标,全省职业教育人进行了不懈努力,并且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采访中,富有职业教育独特色彩、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模式让我大开眼界,将学校建到企业里,把课堂开在生产线上,真正实现了教学与应用的匹配,让学生毕业即上岗,上岗即就业。从中职到高职再到职教本科,以及更高层次的升学渠道,也让职业教育学生有了更多的成长成才机会,让学生就业有技术、升学有渠道、发展有优势。此外,在采访中,更让我惊喜地发现,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大国工匠和企业技术能手的加入,为职业教育注入活力,有效打破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让我们看到河南职业教育从大有所为到大有作为的良好发展态势,也让我们对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凤凰网记者 马敏
布满楼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超壮观的220kv变电站实训基地、利用地热资源完美结合的中央空调……这所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就是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也是我们“职教中原行”的首站。1933年建校至今,几经坎坷历尽磨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电力铁军,190个教学实训场所让学子们“0距离”就业,这些稚嫩的肩膀在未来也将扛起属于他们的荣耀。
电力铁军守护着我们的光明,大河守望者则带给了我们宁静的生活。
踏着81个铁铸脚印,我们走进了这个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的黄河水利职业学院。“戴着草帽皮肤晒得黝黑,站在河边观察水纹,这大概就是我们的学生,没有办公室舒适的环境,只有常年一线的坚守.......”大河守望者守护黄河70余载岁岁安澜,守护的不仅仅是黄河,更是我们眷恋的家。奔腾肆意的河流在他们手中变为绕指柔潺潺而过,彰显着属于他们的时代担当。
大河网记者 张欣慧
第一天采访活动,看到了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有的在仪器前听讲操作,有的在实验室钻研学习……这些职教学子,在校园里实操实训,培养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乘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东风,他们逐渐成长为有技能、有学历、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向着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迈进,为中国制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在职业教育的成才之路上实现更大价值、获得更多荣光。
统筹 | 朱荣玉
审核 | 杨晓谜
责编 | 赵浩男
摄影:程世超;摄像:张海龙。